思明区滨海街道
24小时累计雨量
最强3小时降雨量
最强1小时降雨量
均创厦门有气象、水文观测记录以来
历史最多纪录
其中,最强3小时雨量、最强1小时雨量分别是厦门本站(东渡代表站)历史极值的2.5倍、1.2倍,降雨强度超百年一遇。网友戏称:“厦门今天分两区,一个湖里区,一个海里区。”
这是一场在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博弈下的特大暴雨。
厦门内涝积水实景图片
1 厦门大学门口
4 校园小路
因雨势过大,湖水漫出,在厦大校园小道上,惊现一条活鱼。
虽然海绵城市被寄予厚望,一出生就肩负“完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”的使命,其实,海绵城市其实是具有国际语境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的中国化表达,我们认为:
海绵城市在建设工程设施时是有标准的,在标准内可确保有效。海绵城市的本质是通过良性水循环恢复城市生态本底,即使在原生态本底下,也会出现洪涝现象,所以我们不能说发生了内涝,海绵城市建设就失败了。
其中,绿色海绵是构建全域范围内江河湖湿地系统的自然海绵,灰色海绵打造包括 海绵管廊、雨水调蓄池等在内的人工海绵,蓝色海绵则实现对区域内所有海绵体的 系统管控。
所以,城市“海绵体”既包括河、湖水系等蓝色大海绵,也包括下凹绿地、雨水花园、可渗透铺装等绿色小海绵。雨水通过这些“海绵体”下渗、滞蓄、净化、回用,最后超标部分径流外排,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,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。
海绵城市从未高喊自己要“解决城市洪涝灾害”,海绵城市背负的使命是: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!其直接目的固然在于收集利用雨水、减少洪涝灾害,从城市建设理念来讲,这其实是对城市公共设施、生态系统的改造和升级,是着眼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布局。若不是基于这种生态理念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就可能出现一边大举破坏城市原有生态系统,一边耗费巨资偿还环境欠债的情形。
人们对海绵有直观认识,建设海绵城市就是恢复城市的海绵体功能,使其像海绵一样吸水、蓄水,从而起到对降雨削峰、错峰、滞峰的作用,有效缓解内涝的作用。海绵也有饱和的时候,因此,海绵城市在建设工程设施时是有标准的,在标准内可确保有效。海绵城市的本质是通过良性水循环恢复城市生态本底,即使在原生态本底下,也会出现洪涝现象,所以我们不能说发生了内涝,海绵城市建设就失败了。
对于极端强降雨带来的内涝,我们必须冷静分析,绝不能就此对海绵城市建设横加指责,甚至是简单地否定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女士曾把洪涝灾害比喻成疾病爆发,把海绵城市建设比喻为城市强身健体。强身健体有助于预防城市感冒发热,但不能保证城市不得病。城市也要学会带病生存,与自然灾害、包括洪涝灾害共舞,因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一种常态,寄希望于依靠工程措施不再发生洪涝灾害,是违背自然规律、人定胜天的思路。
△在原本城市生态本底状况较好的情况下也会发生洪涝灾害(图片来源:张建云-广州城市洪涝防治论坛报告)
海绵体对雨水渗透和滞蓄所产生的“缓释”功能,在一定降雨标准内可缓解城市内涝,但超标准大暴雨时作用有限。一方面,雨水收集设施的容积有限,只对周边区域有效果;另一方面,城市排水防涝的主力军是河湖水系和官网泵站设施,若相关设施不给力,仍难以应付严重内涝。解决城市洪涝灾害需要系统的思路,尤其是流域治理,城市洪涝灾害是河流水文运行的一个环节,必须从流域防洪调配的角度暨系统调节、洪峰调控、上下游来水合理分配等方面全面治理。
海绵城市建设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对待水资源(包括洪水)、对待洪涝灾害等自然现象的理念、态度和处理方式,是城市建设各个环节有没有全市一盘棋的全局观念。
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,需要考虑从经济角度出发进行,虚高指标容易“害死海绵”。近期有12位海绵专家联合发布了《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》,从修复城市水生态、改善城市水环境、保障城市水安全、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等方面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具体指标。(想看具体的指标内容,请点击→【考核】想让城市建设“花钱不任性”?看海绵城市绩效考核如何施行)。
公众不明真相,科普之路漫长
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需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。
一是做好对公众的宣传报道。
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以及微信微博等新旧媒体和城市公益广告、施工围挡以及设置醒目统一的项目介绍宣传牌,全面系统立体地宣传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;经营一些海绵城市建设网站,开通微信公众号,定期发布海绵城市小常识、新政策与技术标准,形成有效的宣传互动监督平台;
二是举办专题培训。
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,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工作,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水平。
只有让公众理解、支持和参与海绵城市建设,主动参与雨水收集、利用、小区海绵 化改造以及海绵设施养护等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来,才能够营造全民共建海绵城 市的氛围。
1 厦门大学门口